听歌与其他
自小就五音不全,多好听的歌从自己嘴里哼出来,旁人觉得难听,自己也不忍卒听。渐渐地就不爱唱歌了,连带着听歌的兴致也寡淡了。大概唱不好歌在潜意识里是一道伤疤吧,听到别人唱,首先引发的不是对歌曲旋律的欣赏,而是解开伤疤的隐痛。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歌坛上一股“西北风”席卷全国,其中尤以范琳琳的《我热恋的故乡》《黄土高坡》、杭天琪的《信天游》、胡月的《走西口》、那英的《山沟沟》最为突出。现在可以理性地分析,是“西北风”那种曲调粗犷又不失缠绵,旋律优美又不失深沉的风格,正好契合了我心中的某些追求和向往。而在当时,就像打了一针强心针一样,一改不多听歌的习惯,对“西北风”歌曲莫名的喜欢起来。
“西北风”所有的歌都是我所喜欢的。尤以为最的,还是范琳琳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的歌词写的就非常好,朴实,真实,把对故乡的那种率真质朴、浓郁厚重的眷恋深情表达的坦荡淋漓。
歌名是《我热恋的故乡》,但一上来就是:“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一片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并不讳言故乡的贫穷落后。就是这样的地方,仍然是“住了一年又一年,生活了一辈又一辈”;仍然是“亲不够的故乡土,恋不够的家乡水”。尽管故乡让“男人为你累弯了腰,女人也为你锁愁眉”,但因为是我的故乡,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我的根,所以,“我要用真情和汗水,把你变成地肥水美”。
一首歌词,注入了这么多丰富的情感,又由演唱者把这种对故乡的近乎执拗的眷恋情感推向了极致,完美地释放了出来,任谁听了,都会动容、动情。
从这首歌的谱曲到歌词,到范琳琳的演唱,近乎完美无缺。我也听过其他人如杭天琪、胡月、龚玥等人的演唱,总感觉差那么一点味。
对有些歌,我是只听曲,不听词的。音乐入耳入心,优美动听,歌词却浅显直白,索然无味。或一连串形容词的叠加,或一堆口号的串联。远达不到小学生“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的水准。也可能是一首短短的歌曲没有那么大的丰富的承载;也可能是我的欣赏水准有问题。就如看一些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总感觉多数的改编没有原著好,无论是剧中人物的饰演,还是情节的体现,以及表现出的思想内涵都达不到原著的高度。这可能是“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缘故。
听歌如此,对有些事、有些人的喜欢也如此。其实,喜欢本身原不是理性的事情。时间久了,可能会回味出一些缘由来,而回味出的缘由果真就如脑电波一样完全还原真实吗?也未必。就像我以上对听歌的分析,我也只能说大致如此。
多数时候,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大可不必去探究其中的因果缘由,只管喜欢着,享受着喜欢的快乐。
2022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