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兑现当年的承诺
2023年9月17日,上海一扫近期阴雨连绵的晦气,出现了难得的秋阳高照的好天气。我与居住上海的原江西省美术出版社的刘熹奇老师相约来到中华艺术宫,观看“美术作品中的上海”大型展览。
刘熹奇 1948年出生,江西安福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画院、江西中山画院特聘画家。曾任第四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美术出版社编审,第一工作室主任。作品参加第六至十届全国美展,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且多有出版或获奖。
代表作《祖国啊,母亲》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第三届全国年画展一等奖,原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载入《中国年画史》《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在希望的田野上》获第三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开国元勋》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并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祖国万岁》获第六届全国年画展铜奖;《在太行山上》获第二届江西省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展览一等奖;《人民艺术家》获第三届江西省中国画人物、花鸟画展览一等奖。
编辑图书:《中华正气歌》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八大山人全集》获“国家图书奖。
16日下午,我微信收到刘老师语音通话,让我十分意外。我赶紧向他问好,刘老师回复后,问我在上海吗?我说我已于本月10日从南昌回到上海。他告诉我他近期一直在上海,25号回南昌。在这期间想约我出来见个面,一是兑现三年前对我许下的诺言,送一本《刘喜奇画集》给我;二是一起看画展、叙叙旧。我听后十分惊喜,感谢刘老师的盛情邀请,答应在下周找个好天气见面。刘老师提议,不要等,明天周日,你儿子、媳妇在家休息,可以照料孙子、孙女,你就没有后顾之忧,就定明天在中华艺术宫见面怎样?你可以坐9号线地铁列车到商城路站下车,在快到站之前微信发给我,我的住处走10分钟可到地铁站,从4号口出来,我在那里等你。
“ 好的,谢谢!”我激动地回答。随后他在微信中,再次用文字重复告知我路线、站名、出口等信息。从不经意的点滴细节中,可以看出刘老师对朋友的真诚和热情,一诺千金,我不禁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我与刘老师相识,源于2003年底,江西省美术出版社作为全国十大中标的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写入围单位。向省市中小学抽调了一批美术骨干教师参与新教材、教参的编写工作。我有幸成为被抽调编写成员之一,与刘老师等几位编辑朝夕相处了近三个月。在此期间,我们见识了这位德高望重,声誉卓著的大画家的言行举止:他和蔼可亲、乐观积极、勤学严谨的学者风范,给我和教材编写人员留下深刻印象。
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南昌秋高气爽。我一早就与江西美术出版社的刘熹奇老师通电话,祝贺节日快乐!得知他于5月就从上海返家,我提出拜访老师,顺便赠送新书一本,他很高兴与我见面。
来到江西美术出版社大厦2楼,他热情接待了我,并把我引导到旁边的接待室,泡茶倒水,宾主落座,我拿出新书《五彩斑斓的生命礼赞》赠与老师,以作纪念。一番客套,我就问起他的近况,刘老师告诉我,他正在忙着赶画几幅作品,连同以往创作的几十幅美术作品,明年年初受邀将在家乡吉安美术馆举办:丹青乐境——刘熹奇画展 吉安美术馆第二届提名展,主办单位:江西省美术家协会、江西省画院、江西省美术出版社,展出时间:2021年1月10日—2月26日
之后美术出版社承诺为他出版《刘熹奇画集》,以表彰奖励他的卓越贡献和成就。到时一定送一本签了名的画册给我。然而不巧的是,这几年正遇新冠疫情,我与刘老师一再错过见面机会,为此他总是耿耿于怀,心心念念地寻觅我的行踪。
刘老师的绘画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中西结合。他擅长多种绘画形式。国画、油画、年画样样精通。人物、山水无所不能。尤以表现叙事性人物画见长,是一位用画笔续写历史的画家。他的人物画表现对象多取自重大历史伟人与某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如孙中山、毛泽东、齐白石等,现代的如袁隆平、钟南山、李南娟等、他们或主导过历史的发展,或具独特的人格感召力,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追求与风云精神,具有积极强烈的现实意义。
也就是那次的见面和聊天,我才知道,老师当年已过七十有二,身上有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多种慢性病,已二十几年了,常年靠药物维持现状。”很难看出他几十年来,一直被疾患困扰。他创作的近百幅高难度的精品力作,竟然是在这种身体状况下完成的,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真是不敢相信。然而,他总是笑对人生,默默忍受病痛折磨,好在退休后他合理安排画画时间,每天工作五小时左右。其他时间休息、锻炼、串门、聊天、打牌。
通过这次见面和促膝谈心后,让我感触很深,很快写了《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散文,详实记录了整个过程,文字表现了刘老师的才华横溢和人格魅力,文章在中国作家网等国内多家文学网站上发表。
在地铁列车上,与他相识相处的过往经历不断浮现眼前,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过去,我的思路被播音员的声音打断“各位乘客,下一站到了商城站,请下车的乘客作好下车准备。”下车后,我按4号出口标注牌方向走去,在出口电梯快到达地面时,就看见头戴鸭舌帽、两鬓斑白的刘老师正低着头,看着手机耐心等着我,当我来到他的跟前时就感到眼前一亮,不知是不是因为他把满脸雪白的络腮胡子刮了的原因,面前的老者一下子年轻、精神了不少。我和刘老师都显得特别兴奋,我们长时间手握着手,亲密无间、嘘寒问暖。地铁口外面,是一个商场门前广场,刘老师看时间还早,告知我美展要9:30开门,现在我们先在这里聊聊天,随之他从挎包里掏出《刘熹奇画集》让我欣赏,画册印刷得十分精致,高雅、有品位。我爱不释手的夸奖起来。他感慨万千地说:”从事美术编辑二十余年,多为他人作嫁衣,恰逢本命年,想该为自己做一件小褂子,也好留下个念想,于是有了这本《刘熹奇画集》”。他翻开第一页,指着扉页上的签字给我看,上面写着:“谢陈学弟雅存!刘熹奇 2023、9、17上海”。随后缓缓翻开画册他的作品图片,边看边讲解作品内容、创作过程、艺术处理、影响及展览获奖情况等,我平时网上看到过这些作品,但经画家本人一介绍,理解感悟更深刻。也更加体会到刘老师为艺术事业倾注了满腔热情和经历了千辛万苦。让人欣喜的是,他的付出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画家、学者陈醉先生为《刘熹奇画集》写了“ 今朝一见更喜奇 ”的前言。
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封治国教授也为刘老师画册写了“ 虔静故神在,真放本精微 ”的文章。
封老师文中其中一段话写到:熹奇老师身材高大,腰杆硬挺,声若洪钟,然做事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生活中的熹奇老师随和大度、开朗乐观,但对 于工作,尤其是艺术创作,他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严谨,这种作风直到今天也没有改变。
我们从上午9:30进入中华艺术宫展厅,到中午1:20走出艺术宫。百余幅不同年代、形式、种类、艺术手法创作的美术作品,均出自上海老 、中、青顶级艺术家之手,不少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震撼感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探索创新层出不穷。我们如饥似渴地欣赏、品读、不时发表议论、感慨。刘老师还用女儿英国为他购买的高像素苹果手机拍了大量的作品图片,对感兴趣、艺术技巧独到的作品还拍了分镜头特写。他对艺术如此痴迷。让我深受感染,我为75岁的他谦虚虔诚地学习热情而感动,不时会向他请教技巧方面的问题,精神大餐让我们忘记了时间。等我们收获满满出来才感觉饥肠辘辘,一看时间早已过午餐时间。于是我们找了一家小餐馆吃饭,小酒把情趣调动起来,我们互述衷肠,无所不谈,亲切友好的氛围中,让我这个很少讲话的人,性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泄。面对肃然起敬、和蔼可亲的大画家和师长,我无拘无束,亲身感受到了刘老师平易近人、豪爽坦率的优秀品格,感叹自己人生路上能遇见这位性情中人很幸运。最后我也将自己新近出版的新书《风雨过后》作为回赠!他拿着沉甸甸的新书,夸奖道:真是不容易!对我在家务繁重、身体瘦弱,还能笔耕不辍、以每三年一本近500页文学作品集的成果表示赞叹不已!
意犹未尽的我回家后不久,又收到刘老师的微信:友谊最贵,健康最美,愿我们拥有两全其美,开心快乐每一天!我情不自禁地回复:让每天的笑声,助力健康;让每天的快乐,伴随时光;让相互的问候,心情舒畅;让真诚的情谊,日久天长。
2023年9月19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