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冬至
我华夏有谁不晓冬至大节?冬至被当作一个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现在这个习俗在江浙一带比较流行,在湖广一带则不怎么流行。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节气,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因为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反的,南半球在在这天白昼最长。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一年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
汉朝时,在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也就是说在这个大节日里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做,所以冬至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过一个安身静体节日。
古人的冬至与新年无异。这天不用劳作,而那时的娱乐太少,就只有重视吃食和访友。
北方在这天有吃馄饨的习俗。汉朝时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北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求平息战乱,过上太平日子,馄饨就是这么来的。因为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北方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也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而没有条件的人家也有自己的吃法,因理位置不同,或捏馄饨或搓丸。所谓搓丸其实就是将糯米碾成粉(俗称“米祭”)加入开水揉捏成圆形长条,再摘成一大粒一大粒的圆坯,然后把它搓成一粒粒如桂元核大小的糯米丸子。这东东长沙人叫“白粒圆”,江浙人叫“汤圆”。
冬至还有祭奠的习惯,无论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都会进行祭祖仪式。另外还有一道风俗就是摆案祭天,祈求上天让国家国泰民安来岁更好。不过这是皇家做的事情,民间不流行。
按照农历,冬至这天“进九”,预示着寒冷正式开始,共有“九九”八十一天,其中三九和四九是最寒冷的日子,对应着阳历的1月中、下旬,九九过完(称为“出九”),春天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