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祁连山

作者: 韩娜 来源: 原创 时间: 2024-12-26 20:16 阅读:

        追寻祁连山   读了这么久的《张掖传》难免会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触动,于是便有了想去追寻的想法。 

      书中多次提到了祁连山,并说明“祁连”在匈奴语中是“天”或“天神”的意思。祁连山,河西走廊的骨架山。它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三地文明的交汇地带。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在上古时代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昆仑之丘。书中详细记载了上古时代祁连山究竟有哪些神奇之处。感兴趣的朋友不防去《张掖传》中探索一番,与神秘的祁连山进行一次心灵的触碰。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河西自古富庶,正是因为祁连山终年雪山覆盖,有数不尽的冰川,每当暖季来临,阳光总会融化掉上面的一层冰雪,水源之丰沛,便成了众河的不尽之源。正是祁连山那常年的冰雪,才有了一条条河流,才有了家乡的沃野千里,塞上江南。也正是这高大神奇的雪山,滋养了亘古的河流,养育了伟大的河西走廊,成就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书中记载,两千多年前,祁连山下沃野千里,碧草连天,是游牧民族的理想牧场,羌、戎、乌孙、月氏先后在此生活,成为祁连山下早期的游牧部落。强悍的匈奴曾把祁连山下的沃野当作了第二故乡。当卫青、霍去病彻底打败了匈奴。从此匈奴只得退出河西走廊,向西迁移,另觅家园。可以想象,这样肥沃的天然牧场,他们当年是多么的无奈和不舍,既而留下“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首歌谣。这首歌谣,也如匈奴人的背影一样,渐渐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烙印在祁连山的血液里。 

      对于生长在祁连山脚下的我,以前并未对祁连山有过特意的关注和欣赏。直到读完《张掖传》后,突然就有了想要与祁连山深切交流的冲动。想要去看看隋炀帝西巡时六月飞雪冻死人的地方,去感受一下他们当时是何等的心情,想象一下当时的隋炀帝会不会留下几滴感悟的热泪……  趁着这股热劲咱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民乐县城到扁都口不到三十公里,以前多次经过,只会用眼去看两侧险峻的山石和狭窄的道路,感叹上一句“这路好难行呀!”此次出行却有着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我是用心去看的。曾经的这片争斗杀伐之地,早已被无垠的蓝天、碧绿的草地、漫山遍野悠闲的牛羊所取代。一座座大山无不彰显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山顶上牧羊人豪迈优美的歌声,掠过草地,越过群峰,融进一拨又一拨游客的思绪里,洗涤一颗又一颗怀揣各种心绪前来的心灵。在这里,洁白的小羊天真无邪,壮硕的黑牦牛悠然自得,就连凶悍的藏獒也变得温顺乖巧。在这里,时而有奔驰的骏马经过,时而有清脆的鸟鸣入耳,时而有温润的风儿拂面而过。在这里,你的眼睛会跟随绵延的绿色延展至天际,你的心情会在起伏的牛哞羊咩中温柔似水,从此不必纠缠生活的任何繁琐之中,不必纠结在深不可测的人际关系里,也不必感怀生命中谁和谁的去与来……  可我对此处景象并不留恋,我还想再往前走走,去看看祁连山的深处到底有怎样的景象,会不会和《张掖传》中所说的那样,处处充满神奇。 

      沿扁都口峡谷一直向前走,不多久,就到了俄博镇。此镇虽小,确是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站在这里向西看,远处的大山更加静谧深沉。于是决定继续向西行,走入大山的深处。这里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草场,他们的祖祖辈辈所坚守的信仰在这里绵延不息。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而过,透过窗外,这绿是自然的一幅壮丽画卷。绿色生机盎然,它以其自然的纯净摇曳身姿,尽显生命的力量。不知走了多久,一条小路在大山中蜿蜒穿行,突然就想到那条小路上去走走,在那散发着草香味的褥子上去坐坐。当我的双脚真实地踏在这片草场上,目光所及一片辽阔。哪里都不是路,但哪里都可以走。哪里都不是床,但哪里都可以躺。规矩惯了的人,到了这里往往会茫然,像在鸟笼里关久了的鸟儿,即使你把整个天空给它,它也不知道怎么飞翔。面对蓝天、碧草、白云,我像个孩子打开了一本奇妙的书,但是什么也看不懂,只好静下心来,品读草原上的一草一花。我不知道这一棵棵小草不畏环境艰苦而顽韧生长,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它们挚爱的阳光吗?  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突然感觉我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看着眼前绿意盎然的草场,加之各种野花恰到好处的点缀在草场上,斑驳的光影,自在的牛羊,听着悠悠的流水声,清亮的鸟鸣声,我突然心里一阵难过,我再也回不去了。这里是我的灵魂故乡,我仿佛来过这里,一切的一切都很熟悉。这一脚踏进来,我仿佛久别重逢的游子,心里充满激动、喜悦。还有淡淡的忧伤,这些情绪交织一起,让我热泪盈眶。我在心里向身边的花、草、牛、羊一一打着招呼。你们好呀,亲爱的老朋友们!我还想问问头顶的雄鹰,你们还认识我吗?我不知道为了什么,离开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像一个迷了路的孩子,在那些不知名的路上茫然徘徊。我都忘记了我是从哪里出发,为什么要出发了,但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故乡,他一直都在。如今,我跟随着新的指引重新回来了,我多么激动啊!这里的山、水、声音、气味儿,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亲切,仿佛时光不曾停留过。可是我已经从那个最初的懵童长成了一个大人。曾经我的眼睛也和这里雄鹰的眼睛一样清亮、尖锐,我的心也像这花草一样干干净净的,清透的仿佛能掐出水来。现在我的眼睛已经有点模糊浑浊了,经常看不清前方的道路,心上布满了尘埃,我用了很大的力气方才抖落掉一些,好累呀!我曾经也和这里的花草没什么两样。只是它们长成草木的模样,我变成了一个人的模样,这些植物没有年龄,从那时到现在,他们一直都是这样,不过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呈现不同的状态罢了。而我却如同枯木一般失了真容。如果说它们是孩子也好,老者也罢,它们永远都是如此。我想,我曾经也和它们一样是只有轮回没有年龄的。也是一年一年什么都不会改变,循环而来。在这片深爱的土地上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可是我为什么要离开呢?我已无从知晓。但现在,我仿佛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就是从眼前这样的地方来的,但眼前的这个地方也并非就是真相,它没有具象,它是一片虚无,在这片虚无里有我熟悉的气味、声音、影子、感觉等。不管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只要一想到这些,那些久远的记忆就被唤醒,就仿佛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是的,我就从那片虚无中来,这虚无在哪里呢?我向我的心问了多次。今天它告诉我它无处不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永远都在我身边。我曾经在睡梦中看到过它,在每一次的静悟中看到过它。现在又在这座大山里再次和它相遇,这一次我都激动的泪流满面,委屈的像个孩子。我心无旁骛地在这仰望,我心里的声音会指引我该怎么走下去,我需要安静下来,听从内心的声音指导即可。它告诉我每个人的来处其实都一样,也终归都要归去,只是经历不同,被唤醒的记忆不同。回去有早有晚,有的可能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有的或许就在当下。当想到这些,我突然就觉得,对于生命中那些无可避免的苦难,还有什么可惧怕和忧伤的呢?最终都会再次相遇的。所有的生命殊途同归,归去就是回家,就是游子重回故乡,那是我们灵魂的故乡,这应是喜悦的,激动的…… 

       来吧,来看看祁连山!只要来祁连山里一趟,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沉静和满足。

展开剩余(
美文网微信号:mw748219,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点个赞

文档下载

本页面《追寻祁连山》的转载信息

本页标题:追寻祁连山

本页地址:http://www.748219.com/meiwen/17283.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

美文网 欢迎你再次来访!

发表评论

点击刷新

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的评论需要经本站审核才能显示出来!

作者介绍

#第三方统计代码(模版变量)